
鋰電池:提高“能量密度”是關鍵
產業發展全面向好,“十二五”以來,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增長。從2011年到2016年,新能源汽車銷量從不足5000輛發展到51萬輛,保有量從1萬輛提升到100萬輛,2016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超過汽車總銷量的1.8%。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的帶動下,動力電池需求量持續增加。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相關課題報告顯示,今年一季度國內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需求總量為1.27GWh,動力電池累計出貨量4018.273MWh。隨著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持續增長,鋰電池的市場需求將會持續擴張。
在技術研發逐步深入和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等因素的影響下,動力電池類型也逐步確立。受動力電池不同生產工藝要求的影響,預計2017年軟包電芯將繼續坐穩產量和增速第一的位置。同時,隨著動力電池廠特別是國軒、比亞迪等領軍企業大規模擴充方形動力電芯產線,2018年,方形電芯將取代軟包電芯成為市場應用最多的電池類型。從搭載的動力電池情況來看,受政策影響,新能源客車現有電池技術路線基本已定,磷酸鐵鋰電池在純電動客車領域占據絕對優勢,三元電池在純電動乘用車領域占主導地位。
與此同時,隨著電池技術研發的深入,鋰離子動力電池系統的比能量在逐年提升,成本在逐年下降。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執行副理事長歐陽明高說:“動力電池在過去5年間比能量提高了近一倍,成本也下降了,預計到2020年成本將降到1元/瓦時?!睔W陽明高還表示,近些年動力電池在安全性方面也取得了重大進展?!半姵刈钊菀装l生事故的不是一個單體熱失控,而是一個單體熱失控之后的整個系統擴展,這就會造成大事故。在這方面,我們國內做的工作在全球是領先的,現在在電池設計階段就可以預測其熱失控特性?!睔W陽明高說。
決勝市場尚存難點,2016年,中央財政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開始收緊,產業政策由普惠制向促進技術創新轉變。受此影響,新能源汽車產銷情況一度出現波動,鋰電池前期迅猛增長的市場效應也開始顯現,在多重因素影響下,鋰電池出現產能過剩局面,一些中小企業已經處于停產或者半停產狀態。與此同時,鋰電池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高,2015年,前5強企業市場占比56.3%,2016年這一比例提升到了64.5%。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志新認為,當前的產能過剩是結構性過剩、階段性過剩,“真正好的電池產品仍然供不應求,對快速發展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來說,未來依然存在產能需求旺盛的可能”。
盡管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年上升,但要想在市場競爭中與燃油車抗衡,新能源汽車還需進一步提升性價比。所謂性價比就是里程成本比,這一提升需要電池性能的改進、整車電耗的下降和效率的提升、充電設施的便利化以及安全管理,其中最重要的是提升電池性能。據測算,如果電池比能量可提升到300瓦時/公斤,就能夠滿足各類轎車的使用需求。多位業內專家表示,降低電池成本需要全產業鏈發力,重點環節突破。以原材料環節為例,碳酸鋰的成本已經低至1.3萬元/噸,但是市場售價超過15萬元/噸。此外,生產制造的良品率和一致性的提高、材料回收和再循環等問題都是影響電池成本的重要因素。
- 上一篇:鋰電池市場需求增長 產業突破須過“成本關”
- 下一篇:鋰電池行業熱火朝天醞釀變局
您有產品需求?即刻聯系我們吧!
聯系我們